假高粱,是禾本科假高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假高粱秆叶棕褐色,叶片线形,先端渐尖,基部略收狭,两面无毛;圆锥花序,总状花序轴与小穗柄具丝状毛;无柄小穗椭圆状披针形;第一外稃披针形,膜质,透明,无毛;第二外稃细小,线形;假高粱繁殖力和适应性强,是一种危害严重而难于防治的恶性杂草,不仅使作物产量降低,还为高粱属作物的害虫提供寄主。假高粱的嫩芽聚积有一定量的氰化物,喂养牲畜时易引起中毒。 2023年1月1日起,假高粱被中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防止继续从中国以外的地区传入和扩散。一切带有假高粱的繁殖材料、商品粮及其他作物,都需按植物检疫规定严加控制。对混杂在粮食作物、苜蓿和豆类等种子中的假高粱种子,应汰除干净,并进行灭活处理。现阶段对于假高粱检验检测工作主要依赖于外观,分子鉴定手段先有报道。
首先,研究人员对于假高粱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了高质量测序数据,Q30达到98.45%,与现有的高粱基因组比对,检测获得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和小片段插入缺失位点。
图1 假高粱和10个高粱物种基因组差异位点测序结果比对
经过分析,筛选到一个可以与10个品种的高粱进行区分的small Insert变异位置,设计引物进行DNA片段的PCR扩增和测序。Insert是指相对于参考基因组,样本中发生的小片段的插入,该插入可能含一个或多个碱基。
图2 假高粱及高粱基因组分子标记PCR扩增电泳条带
结果显示,利用引物对假高粱(JGL)和10个高粱品种具有显著不同的条带。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获得了假高粱特有片段的准确DNA序列。
相关信息于2024年2月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与2024年5月获得了授权。该专利的授权,将对假高粱检测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