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茎褐腐病菌属于真菌界(Fungi),属于Phialophora属。

该菌主要侵染大豆(Glycine max)等豆科植物,引起茎部的褐腐病害。

 

病害症状:

大豆茎褐腐病菌感染后,大豆茎部表现出以下症状:

茎部褐变:病原菌侵入大豆茎部,引起茎部的褐变和坏死。受感染的茎部表面呈现褐色或黑褐色,茎部的内部组织也受到破坏和腐烂。

萎蔫和死亡:茎部受到严重侵染后,大豆植株可能出现萎蔫、生长不良和死亡的症状。

 

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使用健康无病害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种子浸泡、种子衣剂等,以减少病原菌在种子上的传播。

土壤管理:实施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包括轮作、翻耕和病害源的清除,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和传播。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化学防治: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选择适合的杀菌剂,并按照产品说明和农药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手机app

手机扫码下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