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坏疽病菌属于真菌界(Fungi),属于Phoma属的一种。
该菌的亚种f.sp. foveata引起马铃薯坏疽病,主要侵染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等马铃薯作物。
病害症状:
马铃薯坏疽病菌感染后,马铃薯植株表现出以下症状:
坏疽病斑:病原菌侵入马铃薯地下茎部,引起茎部和块茎的坏疽病斑形成。病斑表面可能呈现黑褐色、暗褐色或灰色,边界清晰。病斑逐渐扩大,导致块茎的腐烂和质量下降。
茎部溃疡:病原菌也可以侵入马铃薯地上茎部,引起茎部的溃疡形成。茎部溃疡可能呈现黑色或暗褐色,导致茎部的腐烂和枯死。
防治措施:
种薯处理:使用健康无病害的种薯,并对种薯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热水处理、化学药剂浸泡等,以减少病原菌在种薯上的传播。
旋耕和轮作:合理进行土壤管理,实施旋耕和轮作措施,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马铃薯,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和积累。
化学防治: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选择适合的杀菌剂,并按照产品说明和农药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