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基腐病菌属于Pseudocercosporella属,是一种子囊菌(Ascomycota)真菌。
该菌主要侵染小麦植株的基部,引起基腐病害。
病害症状:
基腐病:感染后,小麦植株基部出现褐色至黑色的腐烂斑点,逐渐扩大并蔓延至茎部。受感染的植株基部组织逐渐分解,导致植株倒伏、凋萎和死亡。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可能出现黑色孢子囊,有助于病原菌的传播。
防治策略: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对小麦基腐病菌较为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清除病残部分:及时清除田间的秸秆和植株残余物,减少病原菌在田间的存活和传播。
良好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良好,避免过度密植和过度灌溉,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合理轮作: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将小麦与其他非寄主植物轮作,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化学防治: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并按照产品说明和农药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