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枯病菌属于Rhizoctonia属,是一种担子菌(Basidiomycota)真菌。

该菌主要感染草莓植株的花部,引起花枯病害。

 

病害症状:

花枯病:感染后,草莓花部出现褐色至黑色的病斑,病斑可能覆盖在花萼、花瓣和花柱上。感染的花部逐渐枯萎和凋谢,可能导致花朵的死亡。在湿润的条件下,病斑上可能出现白色的菌丝,有时也可见到黑色的菌核(sclerotia)。

 

防治策略:

种植健康苗木:使用经过检疫和处理的健康草莓苗木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原菌的引入。

良好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良好,避免过度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植株残余物,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发生。

轮作制度:采取适当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草莓或同属作物,有助于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採用有效灌溉制度: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积聚,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化学防治:在病害高发期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根据农药使用指南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药。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手机app

手机扫码下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