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南繁区水稻田杂草稻监测报告

杂草稻是寄生在稻田里并具有极强危害性的稻属杂草性作物。在我国,其蔓积已经超过 300 多万公顷,导致每年水稻总产量减少 10~20%。全国约有700 多家单位每年奔赴海南进行育制种工作。水稻是南繁区重要的制种、育种作物,南繁过程中大批水稻种子调进调出,人员流动频繁,杂草稻很可能在水稻育制种单位稻种调入过程中对南繁育种区造成恶性传播扩散,威胁南繁育种区生物安全。因此对南繁区杂草稻的调查、监测和风险防控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于2021年在海南省南繁区崖城区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三更村、抱古村、水蛟村,陵水坡马洋等地点进行。每个点随机选择环境条件、种植制度基本一致,面积不少于667 m2 的田块为单位样方,由10 个单位样方构成1个样点,共计10个样点。采用5点取样法,分别详细记载每点内杂草稻株数,株高、种皮颜色、有无芒、落粒性等。

南繁区杂草稻发生情况调查

调查地点

杂草稻株数

发生率

种皮颜色

落粒性     

三更村

5

红褐色

抱古村

0

0

 

 

师部农场

0

0

 

 

水蛟村

3

黄白色

较易

地展中心

大保村

0

5

0

    

浅红色、深褐色

 

吉阳-亚龙湾

0

0

 

 

林旺

0

0

 

 

坡马洋

0

0

 

 

提蒙

0

0

 

 

椰林

0

0

 

 

 

 

                   田埂边的杂草稻

 

 

 

 

杂草稻拷种

 通过监测南繁区(三亚、陵水)的水稻田,共选取10个样点进行监测,其中在崖城区的三更村、天涯区的水蛟村、大保村零星发现了杂草稻的存在,其他地区暂未发现杂草稻。杂草稻的发生与分布跟当地栽培稻种植方式密切相关,直播稻田由于杂草稻与栽培稻同时出苗,一起争光争肥造成杂草稻对栽培稻的威胁。在南繁区的水稻田耕作方式一般犁地深耕,育苗插秧,旱、水轮作,就目前来看未发生杂草稻的大规模危害,但已监测到杂草稻在不少南繁地块的踪迹。水稻是南繁区重要的制种、育种作物,杂草稻较容易在水稻育制种单位稻种调入过程中对南繁育种区造成传播扩散,威胁南繁育种区生物安全。因此对南繁区杂草稻的调查、监测和风险防控一刻不能放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手机app

手机扫码下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