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南繁硅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坚持以种业为重点,以热带农业为基础,以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纽带,创建世界一流的南繁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南繁种业科技创新基地、南繁种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南繁种业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二、职责任务
围绕打造“南繁硅谷”、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战略,针对南繁区外来入侵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源转基因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为保障南繁区生物安全,重点开展南繁区外来有害生物检验检疫、外来入侵生物预警和防控、重大病虫草害预警和控制、外源转基因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风险管控等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完善南繁育种区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与平台条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专业服务南繁育种的高水平生物安全科技团队,持续为南繁生物安全监管和确保南繁区生物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支撑平台
(1)国家农业科学三亚综合观测实验站
主要开展南繁常规及转基因作物检疫性和重大病、虫、草害监测,获取和积累南繁作物病虫草害基础技术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建设成为国家植物保护领域长期观测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海口)
本中心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的计量认证、农业农村部的机构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每年服务700多家南繁单位,累计检测服务样品10000多份。
(3)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重点开展南繁区有害生物检验检疫技术、入侵生物防控技术、重大病虫草害控制技术、转基因作物快速鉴定技术、南繁转基因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完善南繁生物安全技术体系,集成、应用南繁区生物安全保障技术,是打造高水平南繁生物安全科技团队的重要平台。
(4)南繁育种公共服务实验室
建立了南繁有害生物预警平台、南繁转基因生物安全预警平台、南繁区生物安全数字化信息平台,服务南繁育种单位;建立了转基因生物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技术中心(海南),布局了20个监测点,开展转基因生物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研究与长期监测工作,为南繁区转基因生物安全保障提供大数据服务。
四、人才团队
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科研队伍,在现有的28名科技人员中,有博士16人、硕士10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7人;有装备较为先进的部级检测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观测台站等科研平台;有布局合理的核心试验示范基地6个;有覆盖32个监测点的观测网络;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基础;有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