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繁区基因飘流距离数据查询系统
三亚市
基因飘流距离:
三亚水稻基因飘流风险评估与监测----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表 单位:米
注:
“基因飘流距离”是指不同类型水稻材料在0.01%和0.1%阈值下的最大基因漂流距离。“基因飘流阈值”和“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释义请参阅本数据库“知识纵览”页面。
————————————————————————————————— 三亚市概况:
三亚市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从2月中旬~12月上旬共10个月时间为夏季;从12月中旬到翌年2月上旬,这两个月内的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属春秋季。 据1983年4月25日至12月的土壤普查报告:全市土壤分为6个土类,6个亚类,22个土属,42个土种。
三亚市山地、丘陵面积较大,地形较复杂,从山地的最高点至滨海最低点,相差1千米以上,山地植被丰富,被盖良好,土壤可分为6个亚类:
山地黄壤:面积18587亩,占自然土地面积0.7%,分布于高峰、育才、雅亮等乡的山地。生长着山地雨林和高山矮林,不宜开垦,应封山育林,保持热带山地的自然生态平衡。
赤红壤:面积368629亩,占自然土地面积14.3%,分布于海拔高程400~750米的山地和丘陵,即林旺、田独、梅山、雅亮、育才、高峰等乡,以花岗岩化体为其主要母质,风化层较厚,肥力较高,坡度较陡,适宜发展热带经济林、用材林或实施林牧业综合开发。
砖红壤:面积620323亩,占自然土地面积62.6%,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本土类面积大,分布广,全市各乡镇均有分布。台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的浅海沉积物。本地砖红壤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肥力中等,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燥红壤:面积231099亩,占自然土地面积8.93%,分布于沿海地区,海拔高度50米以下,从梅山至荔枝沟金鸡岭一带的滨海阶地、台地、土壤母质为浅海新老沉积物,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砂性大,肥力低。宜于种植腰果及造林。
潮沙泥土:面积83913亩,占自然土地面积9.3%,主要分布于滨海平原及丘陵山间谷地的藤桥、羊栏、崖城、保港等乡镇的河流两岸。河流冲积层深厚,属松砂土或紧砂土,透水力强,保水保肥性能差,宜种甘蔗、花生、番薯等作物。 滨海砂土:面积235792亩。占自然土地面积9.11%,分布于藤桥、田独、林旺、荔枝沟、红沙、羊栏、崖城、天涯、保港、梅山等乡镇的沿海一带,地势平坦,沙质土瘦,宜营造海防林。 旱地土壤
多数是在丘陵坡地、台地及滨海沙土地,分布在全市各地。宜种甘蔗,番薯、花生、豆类等旱地作物,面积88103亩,占耕地6.3%。主要土壤类型有4个亚类。
耕型砖红壤面:积2163亩,占旱地面积6.5%,主要分布在藤桥、林旺、育才、雅亮等乡镇的丘陵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的浅海沉积物。
燥红土(红综地):面积33274亩,占旱地面积37.7%,分布于梅山至荔枝沟及金鸡岭滨海地区一带的阶地,丘陵地,种植作物产量不高。
潮沙泥土:面积6321亩,占旱地面积6%,分布于河流沿岸,常受洪水淹没的平缓地坡,以崖城、保港等镇的面积较大,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土层厚,土壤肥沃,容易耕作,适种性广,种植作物产量高。 田洋土壤(水稻农田土壤)
田洋土壤,即水稻农田土壤。据1983年底普查,全市面积万亩以上的田洋,有崖城镇的坡田洋,羊栏镇的妙林洋,林旺镇的落根洋(含北山洋);5000~10000万亩的田洋,有保港镇的郎芒洋,天涯镇的文门洋,田独镇的椰林洋和荔枝沟镇的乐岸洋;1000~5000亩的田洋,有藤桥镇的营根洋、保镜洋、田独镇的新村洋、羊栏镇的新村洋、崖城镇的白超洋、天涯镇的布铺洋、梅山镇的新壮洋和雅亮乡的洋林洋。各类农田的土地比例是:田洋面积占42.3%,垌田占18.6%,坑田占23.55,梯田占15.2%。水稻农田土壤分布在全市各地。1990年有水稻田面积194609亩,占耕地面积63.7%,划为六个亚类:
淹育型,水稻土面积66714亩,占水旱田面积43.1%,分布在梅山、天涯、林旺、田独、雅亮和荔枝沟等乡镇较多。
潴育型,水稻土面积72480亩,占水旱田面积46.8%,分布在崖城、保港、羊栏、荔枝沟、藤桥镇的田洋、垌田较多。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协调,是本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
渗育型,面积7073亩,占水旱田面积4.6%,这类田面积较小,藤桥、林旺、田独、红沙、荔枝沟、雅亮等乡镇零星分布于坑田、垌田的边缘地带。
潜育型,面积4314亩,占水旱田面积2.7%,分布在雅亮、育才、高峰、崖城等乡镇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坑、垌田,由于土壤经常湿润,通气性差,还原性强,亚铁离子多,毒性大,对水稻生长不利。
盐渍型,面积1536亩,占水旱田1.1%,分布于田独、天涯、保港、梅山等乡镇的沿海地带,为滨海沉积物。地势平,受海潮影响,干旱时地下盐分上升,含盐量高达1.02%。 沼泽型,面积2444亩,占水旱田面积1.7%,零星分布于林旺、田独等乡镇的坑田、垌田以及洋田低洼地带,排水不良,有泉水上涌,土体糊烂,群众称烂湿田,属低产田。
|
|
版权所有: © 海南大学水稻生物多样性与种质创新实验室 |
Copyright: Crop Biodiversity & Rice Germplasm Enhancement Lab HNU,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