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繁区基因飘流距离数据查询系统
利国镇-东部
基因飘流距离:
不育系MTD0.01%,188米,不育系MTD0.1%,142米;常规稻MTD0.01%,17米,常规稻MTD0.1%,2.4米;普通野生稻MTD0.01%,144米,普通野生稻MTD0.1%,85米。
注: “基因飘流距离”是指不同类型水稻材料在0.01%和0.1%阈值下的最大基因漂流距离。“基因飘流阈值”和“基因飘流最大阈值距离”释义请参阅本数据库“知识纵览”页面。 阈值距离是指基因飘流率≤某一指定阈值(如0.1%)下的距离。0.1%阈值距离是指在阈值距离上和阈值距离之外,1000株中因基因飘流而引起的杂株≤1株。因此,在一些缺乏基因飘流试验数据的地区,可以利用水稻基因飘流模型,计算一定的阈值条件下的基因飘流距离,为制定合适的水稻基因飘流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
乡镇概况:
九所镇位于乐东县境内西南部,北与千家镇和福报乡相邻,东部与三亚市交界,西部与冲坡、乐罗两镇接壤,南临南海。该镇驻地距县城51公里,境内东北部有龙虾岭、大岭、龙栖岭、石牛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丘陵地带,中部和西南部为台地平原地带。有抱套溪和鸭母沟、散田沟、小坝沟等四条小溪流经该镇境内,向南流人南海。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84年对该镇古海遗迹的考察,证实该镇境内土壤为古海堆积平原地带。这里土地肥沃,又是长茅水库东干渠的灌区,境内有泰隆水库,库容500万立方米,还有抱套滚水石坝,九所电灌站等水利设施。全镇耕地面积47666亩,其中水田17452亩、旱田7114亩、坡地23100亩。1988年粮食总产1149.2万斤,1991年粮食总产2405万斤,每年向利国糖厂提供糖蔗3万多吨.
九所镇具有典型的热带气候特点,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平均温度为25℃左右。因此,从1964年开始,每年都有全国各地十多个省、市、区的南繁育种队到这里进行南繁育种,繁育的品种有水稻、玉米、高粱、西瓜、小麦等。 全镇耕地总资源 8344.47 公顷,常用耕地面积
6176.67公顷,其中水(旱)田面积 3300公顷,旱(坡)地 2876.67
公顷。九所镇东北部靠山,西南濒海,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东北部属丘陵地带,中部和西南部为台地平原地带,南面为沙堤地带,地势低平,坡度多在 5
度以下,组成物质松散。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 25丈左右;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 1300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 1653.40 毫米。
九所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香蕉、芒果、木薯、龙眼、木瓜及热带反季节瓜菜。
|
|
版权所有: © 海南大学水稻生物多样性与种质创新实验室 |
Copyright: Crop Biodiversity & Rice Germplasm Enhancement Lab HNU, All Rights Reserved |